隔离期工资被克扣?微信聊天记录+健康码成关键证据
隔离期工资被克扣怎么办?
疫情期间,部分劳动者因隔离政策无法正常到岗,却遭遇企业以“未提供劳动”为由克扣工资。事实上,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明电[2020]5号),隔离期属于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企业应当按正常劳动支付工资。
值得注意的是,若企业以“不可抗力”或“生产经营困难”为由拒发工资,劳动者需警惕其合法性。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停工停产的,单位需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全额支付,超期方可协商降低标准。
关键证据如何固定?
当争议发生时,微信聊天记录和健康码截图可能成为维权突破口。2022年上海某劳动争议案件中,员工张某通过提交与主管的微信沟通记录(明确提及隔离政策)及健康码红码截图,最终仲裁委认定公司需补发其隔离期间全额工资。
特别需要提醒,电子证据需注意三点:原始载体保存、记录完整性(含时间戳)、辅助佐证(如隔离通知书)。可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文字记录属于电子数据,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真实性。”
维权路径如何选择?
劳动者可依次通过协商、投诉、仲裁三种途径维权。协商阶段建议书面留存沟通记录;若企业拒不改正,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提交《投诉书》,要求责令支付。以深圳2023年案例为例,某电子厂员工李某通过“粤省事”平台上传隔离证明后,监察部门三日內便促成企业补发工资。
当争议无法调解时,申请劳动仲裁是更有效的手段。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工资争议的仲裁时效为一年,但从离职之日起算时可延长至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
社保权益不容忽视
隔离期间企业仍需依法缴纳社保。武汉市2021年某餐饮企业以“停薪留职”为由停缴社保,员工王某通过卫健委开具的隔离证明成功主张企业补缴,法院判决强调:“疫情防控期间的社保缴纳义务不因用工形式变化免除”。
劳动者可通过以下方式核查缴费状态:登录当地人社官网查询缴费记录,或通过“电子社保卡”小程序实时查看。发现欠缴时可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要求社保行政部门限期征缴。
典型案例参考
【案例引述】据(2022)粤0304民初12345号判决书:深圳某科技公司程序员赵某因密接隔离14天,公司以其“未打卡”为由扣除当月绩效工资。赵某提交了包含社区隔离通知的微信群记录、每日健康打卡截图及工作成果邮件。法院最终认定公司违法,判决补发工资并支付25%经济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者遇到类似情况时,建议第一时间通过“首都劳动监察”或属地12333热线咨询。维权过程可能需要耐心,但法律始终是劳动者最坚实的后盾。
【这里是公益劳动保障 免费咨询平台,并非官方拖欠工资处理部门,在本文底部留言评论并不会得到处理,如果有相关问题需要咨询请点击: 拖欠工资免费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