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社保破冰!平台经济下灵活就业权益保障再升级
平台经济催生出全国700万外卖骑手,但行业调查显示仅28.8%的骑手拥有完整社保。劳动关系认定困境是核心症结,平台普遍采用劳务派遣或众包模式,刻意规避《劳动合同法》约束。某头部平台协议中赫然写道:”甲乙双方建立合作关系,不构成劳动/雇佣关系”,此类条款成为骑手维权时的首要障碍。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社会保险权益扩容新政解读
2023年人社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引》,确立”不完全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平台单日累计接单4小时且月均收入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缴纳工伤保险。部分地区率先试点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机制,如浙江允许平台按单笔订单0.8%-1.2%的比例计提养老保险储备金。
政策创新突破传统保险模式,构建三级保障体系:
- 优先参加工伤保险
- 属地化缴纳养老保险
- 商业意外险强制备案制度
维权路线三步走策略
证据保全是维权基石。深圳骑手李某通过录制工作晨会录音、保存平台奖惩通知截图等26项证据,成功确认劳动关系。建议重点收集:薪资发放凭证、考勤记录、工作装备采购付费凭证等载体。
维权流程可分为:
- 劳动关系确认仲裁(45日内裁决)
- 社保稽核投诉(主张补缴最长2年社保)
- 工伤保险待遇追偿(工伤认定有效期1年)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司法判例释放积极信号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3年审结的(2023)京03民终4672号案件中,外卖骑手王某在网络送餐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法院依据APP定位轨迹、薪资扣款记录等,判决配送公司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该判决突破直营加盟界限,认定用工事实重于合同形式。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广州互联网法院试点在线劳动仲裁平台,维权者可在线提交证据链、参加视频听证、获取电子裁决书,将平均维权周期从127天缩短至45天。随着社会保障码(SCM)系统的推广,未来社保权益查询有望实现全国实时溯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一条: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这里是公益劳动保障 免费咨询平台,并非官方拖欠工资处理部门,在本文底部留言评论并不会得到处理,如果有相关问题需要咨询请点击: 拖欠工资免费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