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顺心愤然离职?需警惕离职法律风险! 浙江一位“90后”女生在网络上声称自己在入职的当天就离职了,原因是劳动合同里规定的与实际大相径庭。消息一出很快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如劳动合同里规定的薪资远低于offer里写明的数额。而人力资源给出的解释是“为了保密,合同的薪资无法更改,后续会按照offer里写明的薪资发放”;如她与领导谈话中,对方间接…
假期打工工资低、加班严重,暑期工劳动权益怎么保证? 暑期是大学生等年轻人做兼职的黄金期,他们或以此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或单纯想挣点钱贴补家用。但由于年龄、身份以及社会阅历等方面原因,暑期工常常会在实际工作中受到不平等对待,成为用工的弱势群体。如何更好地保障暑期工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无效, 能否主张索要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 导致不明实情的她违反真实意愿与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她想知道:在她不愿意继续工作的情况下,能否向公司索要工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28条、第46条、第47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
找工作要当心,签订空白劳动合同不合法隐患大,维权路漫漫! 工作人员匆匆忙忙让他在一份空白劳动合同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就收回去加盖公章。自此之后,他未再见到这份劳动合同。为了进出公司方便,公司为他开具了在职证明、社保权益记录及临时入场证等,以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其系本单位职工。
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一定要留心,尤其是职场新人,当心这三个大坑! 无一不是轻信他人、空口无凭造成的后果。以下案例分析表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务必做到3个“不轻信”,将有关口头约定等落实到书面有据可查,才能避免吃哑巴亏。口头变更书面劳动合同不可取,修改涂改书面劳动合同需签章,委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授权
尚未毕业的大中专高校学生就业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吗? 我国并没有禁止即将毕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即一般情况下,在校学生到用人单位勤工助学或实习的,不视为劳动关系。
大学生入职不久辞职有什么影响?是否支付三方协议约定的违约金?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三方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允许约定违约金。高校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三方协议自行终止。
上海面向全球发布5157个博士后岗位:岗位薪资是多少? 7月25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2022年下半年上海博士后岗位需求,共有123家企事业单位的259家博士后站点发布博士后岗位,那么岗位薪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