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困难可以降薪吗?这些行为是违法的!

这几年大家很明显感觉到就业压力比较大,就业形势严峻,很多用人单位降本增效,有时候就会降到自己头上——降。很多打工人遇到企业降可能都是默默接受,毕竟工作保住了,但是实际上,用人单位单方面也是违法的。

那么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话,就只能硬抗吗,其实也不是的,只要遵循这些程序就可以。

企业被迫降薪注意事项

协商一致,留痕备查:企业在考虑降薪前,必须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协商,确保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例如通过召开职工大会等形式来进行,或者也可以通过邮件回复、微信确认等书面形式进行,并妥善保存相关沟通记录。

停工待岗的薪酬安排:

若企业因故停工停产,需安排员工待岗的,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具体而言,第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应正常发放工资;自第二个周期起,可发放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70%的基本生活费(以北京地区为例)。

也就是说,单位安排员工停工待岗的,第一个月的工资仍然需要保障,正常支付;从第二个月开始,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

企业没有停工,但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与职工协商一致后降低薪酬:

对受疫情影响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鼓励企业通过协商民主程序与职工协商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

对暂无工资支付能力的,要引导企业与或职工代表协商延期支付,各级组织要积极给予协助,帮助企业减轻资金周转压力。

企业经营困难可以降薪吗?这些行为是违法的!

经营困难下的薪酬调整:对于确实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鼓励通过民主协商程序与职工达成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措施,共同度过难关。

延期支付需协商:对于暂时无法支付工资的企业,应积极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争取延期支付。在此过程中,各级工会组织应发挥桥梁作用,协助企业减轻资金压力。

调岗降薪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也就是说,想要给员工降薪,必须建立在与劳动者协商并取得劳动者书面同意的基础上,否则,单方约定工资水平属于违反劳动法规定的行为。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企业为了日后一劳永逸,在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甲方有权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以及乙方的工作表现随时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乙方不得拒绝”,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随意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待遇。

这种行为实际上也是不可取的。无论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企业降薪的权利,还是以为由,均不能未经劳动者同意即单方决定降薪,否则劳动者是有权利申请劳动仲裁追讨克扣的工资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二)的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当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有权调整其工作岗位。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工作岗位调整后是否可以降薪,但如果企业有合法合规且通过合法程序通过,员工签字知悉的相关制度中明确规定岗位和薪酬之间的对应情况,是可以执行的。

当然这里关于的类型也要注意,调岗的岗位要适合劳动者继续工作,且不具有侮辱性和惩罚性。

违法降薪行为

未经与员工协商一致,且无其他合理理由,企业单方面强制通知决定员工集体降薪,不合法

1、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此外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不得降低工资的情形

  1. 基本工资的稳定性:基本工资作为劳动合同中的核心条款,其调整需双方协商一致。企业不得单方面随意更改。

  2. 医疗期的原待遇: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接受医疗的,其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企业按月支付。

  3. 女职工的特殊保护:企业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等原因降低其工资或解除劳动关系。

  4. 试用期工资的底线: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同时需满足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

  5. 休假期间的正常薪酬:劳动者在、探亲假、婚假、丧假等法定假期内,企业应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

  6. 经济损失赔偿的合理性:因劳动者原因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赔偿金额应合理且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7. 停工停产期间的薪酬保障:非因劳动者原因导致的停工停产,企业需按法律规定支付劳动者相应工资或生活费。

企业在面临经营困境时,降薪虽是一种可能的应对方式,但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所有操作合法合规。同时,企业应积极与员工沟通协商,共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以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这里是公益劳动保障 免费咨询平台,并非官方拖欠工资处理部门,在本文底部留言评论并不会得到处理,如果有相关问题需要咨询请点击: 拖欠工资免费咨询

  • 可能感兴趣

  • 说说你的看法

    你的留言很快就会得到答复